疼痛感可以分为10级,而痛风发作时,通常可以达到7级以上的程度,甚至是十级,我国有一大批人正在忍受这种痛苦。
(资料图)
痛风实际上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是一种代谢性风湿病。
2017年,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7亿人,痛风患者超8000万人,且以每年9.7%的速度增加,2020年我国的痛风患者人数已达到1亿。
令人心惊的是,痛风还有年轻化的趋势,最小的患者可能仅仅只有三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张欢就曾经接诊过一位3岁的患儿,尿酸值500多,双腿关节肿痛严重。一问其饮食习惯,才知道家长每天都给孩子喝两碗炖汤,持续了几年的时间……
很多人常常说,痛风就是豆制品吃太多惹得祸,其实并不!
首先,中国人吃豆制品并不算多!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大豆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15-25g,但目前我国居民大豆人均摄入量仅为10.3g/日,远低于推荐摄入量。
其次,豆制品本身并不会导致痛风。
黄豆在制成豆制品之前需用水浸泡,一部分嘌呤会在浸泡过程中溶于水,而制作过程中还会加水,进一步稀释嘌呤浓度,所以并不会导致痛风。
最后,适当吃豆制品还对预防痛风有帮助。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还发现,肉类和海鲜引发痛风的概率为8%-27%,而豆制品不仅不会引发痛风,还能将患病风险降低至14%。
而以下这些因素,是真的可能让痛风盯上你:
1、家族遗传
痛风的疾病发展由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基因决定个体对痛风的易感性,环境又能够诱导易感基因的表达。
2、药物和疾病
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和大部分化疗药会干扰尿酸从肾脏排泄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还有某些化疗药会使组织细胞大量破坏,嘌呤大量释放致使内源性血尿酸升高引发痛风发作。此外,导致人体细胞大量破坏的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也会引起尿酸升高。
3、高嘌呤饮食
一次性摄入大量肝、肾、海鲜、牛羊肉、肉汤等高嘌呤食物,会使血尿酸快速升高而诱发痛风。
人体80%的尿酸属于内源性,而20%属于外源性,由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所以痛风患者想要控制病情,要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摄入低嘌呤食物。
一般来说,每100克含嘌呤超150毫克的食物称为高嘌呤食物,每100克含嘌呤小于25毫克的称为低嘌呤食物。
以下这些高嘌呤食物,不建议痛风患者摄入过多!
1、骨头汤
骨头中的嘌呤易溶于汤中,汤汁的嘌呤远高于肉。
2、火锅汤
火锅中溶解了各类食材的嘌呤,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有研究表明,涮一次火锅的嘌呤比一顿正餐高十倍以上。
3、动物内脏
内脏被称为“嘌呤大王”,含量极高,特别是猪肝,嘌呤含量高达2752毫克/千克。
4、海鲜
海鲜嘌呤含量尤其高,贻贝肉嘌呤含量高达4135毫克/千克,远高于猪肝,痛风患者尽量不吃海鲜,鱼肉可以少量摄入。
5、酒
酒类能够提供嘌呤原料,乙醇能够促进嘌呤代谢使血尿酸浓度上升,且乙醇代谢也会使血乳酸浓度升高,抑制肾脏排泄尿酸,更进一步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
痛风发作起来令人苦不堪言,想要预防痛风,以下3点要牢记。
1、多喝水
正常人建议每天喝水1.5~1.7L,多喝水有利于排泄尿酸,降低患病风险。
2、增加运动量
多做无氧运动,如健走、游泳、篮球等,并及时补充水分。
3、作息合理,少熬夜
长期作息不规律将不利于体内尿酸排泄,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可以降低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总之,痛风是不可逆的终身性疾病,但可防可控,受遗传、饮食、药物、疾病等因素影响。想要预防痛风,需要保持健康均衡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多喝水多运动,保持规律作息,从而降低患病风险7月5日,阜新宣传公布了阜新市查处一起煤矿事故瞒报案件的通报,阜更多
2023-07-06 11:18:00截至6月30日,黄骅港完成煤炭下水10064万吨,再次实现半年超亿吨,更多
2023-07-06 10:06:566月26日,英国能源研究院TheEnergyInstitute(EI)及其合作伙伴毕马更多
2023-07-06 10:11:33据湖南省商务厅对全省生产资料流通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第26周更多
2023-07-06 10:06:37据天津市市场运行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第四周(6月19日-6月25日),更多
2023-07-06 10:13:046月份市场情况分析 (一)下游市场 钢材市场弱势有所改变,各更多
2023-07-06 10:04:04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下旬,全国流通市场钢材价格再次进入下更多
2023-07-06 09:14:576月29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贸易物流专委会在煤炭交易会期间,组织更多
2023-07-05 16:02:24在近日召开的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有更多
2023-07-05 11:02:12近年来,内蒙古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内更多
2023-07-05 09:56:04